焦莊戶
位于順義區東北部。東南接唐洞村,西北靠大北塢。因姓而得名。
明代已成村,原為官宦莊園地,有焦韓兩姓人家由山西洪洞遷此為佃戶,后焦姓戶眾名人,故名。
村內有焦莊戶民兵革命斗爭史陳列室、焦莊戶地道遺址,為市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地道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焦莊戶地道是平原地區人民同日本侵略軍作戰中逐漸形成的。開始時只修建了一些獨立的隱蔽洞,只能隱藏兩三個人。后來,隨著斗爭的開展,不斷地總結經驗,將洞與洞之間挖通,形成了地道。然后又不斷改進和擴大,和鄰近幾個村莊挖通,最后形成南達龍灣屯、唐洞,北至大北塢,一條全長約十七公里的地道網。
地道內縱橫交錯,戶戶相通。里面安裝了可供防水防毒氣用的翻板。地道內設有作戰指揮所、會議室、休息室等,可以較長時間在里面戰斗、生活,構成一座能打、能防的地下長城。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焦莊戶的群眾和民兵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地道多次打敗日軍和蔣軍的進攻。1942年,日偽軍包圍該村,群眾利用地道掩護八路軍干部安全脫險。解放戰爭時期的1948年2月間,村民兵與國民黨六十三聯單師所部及地主武裝一千四百余人進行戰斗,村民財物被掠一空,房屋大部被燒,但因有地道掩護,民兵傷亡很少。同年11月10日,解放區冀東十四分區授予該村“人民第一堡壘”的光榮稱號。村領導人馬福為革命英雄。
焦莊戶位于北京市順義區東北燕山余脈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現屬龍灣屯鎮。紀念館始建于1964年秋,焦莊戶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年代,利用地道、地雷同敵人進行英勇頑強的斗爭,由于戰績卓著,順義縣人民政府于1947年10月授予焦莊戶“人民第一堡壘”錦旗,并把它插在18米高的民兵指揮樓上。
紀念館參觀的內容有:一.參觀地道遺址;二.看地道戰電影;三、聽抗戰時期兒童團員焦志斌同志講焦莊戶村的戰斗歷史;四.吃“抗戰飯”;五.看“地對空導彈基地”;六.秋季可以親自采摘蘋果活動。
1991年紀念館被順義縣教育局命名為“順義縣中小學生革命傳統教育中心”;1994年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北京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國家六部委又定為百家“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北京四中、廣渠門中學、景山中學、北京師范大學、牛欄山中學、楊鎮中學等20多所學校,定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揮瞭望樓頂上。
如何去往焦莊戶:
自駕路線
1承德興隆灤平密云方向
101國道到密云濱河大橋(或京承高速密云出口下)向南走順密路,走到木林路口向東走10KM即到!
2廊坊三河大廠通州方向
京哈(京沈)高速上北六環,在順義回民營橋(順義城區南法信)出口下,沿順平路向東方向,到
燕路向木林方向,到木林路口向東走10KM即到!
3豐寧圍場赤峰懷柔方向
沿111國道(懷豐路)富樂環島奔密云方向,走京密路到密云濱河大橋向南走順密路,走到木林向東走10KM
本文來自北京搜游網北京周邊旅游頻道
文章地址:http://www.krquilt.com/zb/jd/248167.shtml 轉載請以鏈接方式注明。